回應 to 賈柏斯十誡

賈柏斯的十誡:文章請點此

我認為作者撰寫本文,最終指涉的對象應是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,二者的思想深入我們生活中的大小角落,在政治、經濟、法律、教育、社會上等大小角落展露無疑。Steve Jobs 身為這思潮底下的優勢人物,即所謂的人生勝利組,甚至在其中達成了任何人皆無法想像的成就,堪稱世界第一人也不違過,在此則成為了作者欲表達其觀點的最佳候選人。 

我同意,科技的確非中性。畢竟,我們任一人皆受各式各樣的意識型態所影響,因此,我們的思想、行為,以及行為帶來的效果,甚或我們產製的商品、規範、制度等,所有的一切都逃不出意識型態的影響。 

然而,關於影像越界(p.18 末二段 與p.19 首段)我則有些不同的意見。當一個訊息能夠透過更多的管道進入我們時,對理解、記憶都是相當有幫助的,更好的理解與吸收是我們所企求的。好啦作者在這裡似乎沒有要反對這個,他擔心的是因為過度強調這類型資訊的吸收,會導致人們欠缺理性的思辨與深度的內涵,但這個論證太太太簡略了。另外,這段落的起頭談到 Microsoft 剽竊 Apple 的圖形介面,咳,關於這種(非常)容易引起爭議的事情,還是少碰觸為妙。

回到一開始提到的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,諸如此類的意識型態,促使我們努力追求獲利、成長,同時也信奉私有財產制、市場機制、小政府、個人責任個人擔等想法,因而人們傾向為競爭而提昇效率、降低成本、開放市場、增加並強調個人的選擇等。這類意念與過去我們所懷抱的價值有衝突之處,也許審視自身(或是融入這思想已久的自身)有些困難,但當我們望向原住民們在接受現代國家體制的招撫時,便能略知一二。

有意識地作為,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個人最佳解。那即是:「在動作時,意識自己的作為為何、為何?」


Next Post較新的文章 Previous Post較舊的文章 首頁

Translate

Social

About me

Gallery

Face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