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beeeet 藏區
世界上最接近天空的地方,世界的屋脊,三千,五千,七千以上的世界。
每次來中國都有些類似的感覺,大
景阿,樓阿,地方阿,全是,也因此造就了我們這趟點點遠遠的旅途
實在勞累,但值得(哈哈,如果能有機會,最好避開搭乘巴士)
千年以上的文化蘊涵的一切,不是幾天幾次的旅行可以探究的
進了布達拉宮,大昭寺,XX措,一路上聽導遊述說一堆左耳進右耳出的歷史
敬佩,佩服,唷,一點點覺得,台灣的一些些,有點點淺薄
政治,宗教融合,成就了神祕的一切
信仰跟統治是結合在一起的,這對熟悉分離的我很不習慣,也對這運作著迷
想參透一點點領導的人,跟隨的人的心裡是如何想像的
我想分開談幾點事情:
世界上最接近天空的地方,世界的屋脊,三千,五千,七千以上的世界。
每次來中國都有些類似的感覺,大
景阿,樓阿,地方阿,全是,也因此造就了我們這趟點點遠遠的旅途
實在勞累,但值得(哈哈,如果能有機會,最好避開搭乘巴士)
千年以上的文化蘊涵的一切,不是幾天幾次的旅行可以探究的
進了布達拉宮,大昭寺,XX措,一路上聽導遊述說一堆左耳進右耳出的歷史
敬佩,佩服,唷,一點點覺得,台灣的一些些,有點點淺薄
政治,宗教融合,成就了神祕的一切
信仰跟統治是結合在一起的,這對熟悉分離的我很不習慣,也對這運作著迷
想參透一點點領導的人,跟隨的人的心裡是如何想像的
我想分開談幾點事情:
#遠遠遠距離
這點在大陸的各地其實都是一樣的,十多天的旅行中,移動的距離幾乎都是以百公里為單位記的
這對習慣在小小的島內遊走的人來說實在是晴天霹靂
小小的巴士上舟車勞頓十個小時
有時會停點上上廁所,拍拍風景,然後才能到達主要的目的地
當然,車上也有風景可看,但看多了新奇感會消失,導遊也會說些故事,但搖搖晃晃的車真的很容宜睏
可能是因為缺氧,所以腦袋很容易便昏沈下去
有些時候會氣餒的想想,這麼長時間的坐車是否值得
#寬曠,寬廣,靜
我們奔馳的路線有時是山路,沿著山壁,河谷走,蜿蜒
有時是在高原上,兩旁是高山,中間的平坦地帶寬約二至四公里,非非非常廣闊的平原
以前從地圖上看這世界的屋脊時,我從未想過這裡也能有如此寬廣的平原,綿延幾千里吧!
筆直向前的道路直通向地平線,每次在巴士上都在想,要能駕著越野車該有多好,有多快活就有多快活
下車尿尿時,走在這高原上時,身心開闊
有時周遭根本毫無人煙,前後無車,只有風聲,上次有這感覺是在塔塔加,浸淫在自然的環境裡
漫步,漫步,多清靜
這兒最多的便是這種感覺,靜謐
在珠峰山腳下時,從賓館走路到絨布寺時也是
這兒太高太高了,風大霧大很冷,天不亮因為霧太濃了,一切很靜,只有十來隻氂牛在附近走動,吃草,我走著,哇
#地形
平原
當然當然不是那麼的平,這兒平坦的地方遍佈著石頭,礫石填滿了一切,可能,可能從前兩旁山上的水,冰河帶下來的
有時候,在礫石上也有些土壤,但只有薄薄一層,約十幾到二十多公分厚,有土的地方便可長出青草
因此真實的情況應該是
草地跟礫石混雜出現,有些路段兩旁全是草原,整片綠色的,有時會有牛,羊出現,整群整群的,有時也會有幾幢土房子坐落
山
造山運動的歷史清晰可見,整齊劃一的沈積線條,或是扭曲到不可辨識的雜亂樣
表層有幾種:岩石,礫石,青草,高一點的還會被白雪覆蓋
常常,可以在山的平滑的表面上看到一條條深溝,似是巨龍的爪子狠狠地劃上了幾刀的感覺,深寬直彎不一
水
從前對上游的想像就是,急湍湧流,幾無平緩的地帶
沒想到在這我卻見到完完全全推翻我想像的畫面
有寬,有窄,有急也有緩,寬的地方應該也有個一公里寬吧,有些地方水面靜止到可以反射出兩旁山景的倒影
不過也當然,越往西邊走,湍急的部份是越來越多的。
#高原反應
啓程時心中忐忑不安,紅景天也說得先連續吃一個月才會有效,但我卻上飛機前兩天才開始吞
飛機剛下拉薩吸到戶外的空氣時頗緊張,想說到底自己的反應會是如何,但一直到出了機場上了巴士後都沒有特別的感覺
那是整個旅程的第二天,到達西藏的第一天,從拉薩搭乘巴士到西藏的第三大城,林芝,五百五十公里,十多個小時的車程
喔對,拉薩約三千六百公尺高,林芝地區是全西藏最低的地方,約兩千六百多公尺高
這第一天的適應最難的地方便在五千多公尺高的米拉山口,停了幾十分鐘給拍照,上廁所
那時真是頭暈暈,不是很知曉自己的情況,但就是腦袋漲漲的,走路不大穩,易喘,很容易喘,不能走太快,爬尤其是
拍照的時候只有一個念頭,趕快回車上
台灣領隊說,高原反應跟人的適應力最有關係,越快適應的症狀會越少,越短,大口深呼吸有助於適應速度的加快
運動,肺活量,其他甚麼甚麼的都是其次,適應力佔最大部份,同時,白天狀況可以,晚上睡覺時又是另一個情況,會加劇
真是天哪!
第一天適應期,坐車很累,頭漲漲痛痛的,唉可以說狀況真是很不好
心裡想的是不會接下來幾天都得這樣渡過,如此即使有在好的風景也是無心欣賞的。
每天的睡覺其實都是不大容易的,台灣領隊說大腦皮質會很活躍,無法輕易入眠,真的,晚上也都會再醒來
其他部份,我大概上西藏第二天就差不多了,沒什麼特別的狀況,我想這適應能力跟年紀應該是高度相關的,還有經歷
大部份的時候我們是在三千六到四千五左右的地方上上下下活動,一般情況還好,因為我們停留時間不長
但到了珠峰山腳下的時候就不一樣了,五千公尺高的地方得持續待一個晚上,直到隔天上午才離開
晚上的時候各人狀況一堆,嘔吐,失眠,頭痛全都有,司機還到車上吸氧氣去了
不過,一路上我們的藏族導遊倒是不停地讚揚我們,說台灣人跟新加坡人都很厲害,適應能力好,說可能是因為我們吃的東西的關係
#便所
這兒我最喜歡的便所(我敢說也是全團最喜歡的),按照藏族導遊的說法是:原生態。俗話叫做路邊尿尿。
一般的廁所在這是走極簡風格的,示意圖如下:
O|O|O
O:洞洞。大便小便用,下接斜坡或是更大的呈裝洞洞
|:土牆。蹲下時約達頭部的高度
如果是男生的話,旁邊可能會有一條水溝供尿尿用。
廁所通常要錢,一塊人民幣或以上(比較少見),也有免費的
差異在哪?不一定,要錢的可能比較乾淨,可能會提供洗手,喔,不過僅僅只是可能而已
一堆蒼蠅,濃濃的味道,沒有洗手,是最常見的組合
也難怪大家喜歡戶外的,通風良好景致美好,還可以自行揀個風水寶地,多愜意自在。
#城市,村落
西藏第一大城市是拉薩,第二大城市是日喀則,再來則是林芝,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集中在前藏(以拉薩為界,以東為前藏)
喔這裡的城市不大,真的不大,很多的商店看起來都是開給本地人買生活必須品的,逛街的地方,品項挺少
有的也只是幾處給觀光客買東西的大型市集,但開業的時間也不長,晚上九點左右便開始準備休息
在幾百公里的路途上,常可見到幾處村落,有些分布在路邊的比較大,約略有幾十幢房子
有些非常小型的,在山邊,水邊,十幢房子左右便成一小聚落,幾個小聚落可能也僅相聚幾百公尺
大部份的地方,可說是杳無人煙,僅有我們一車,與天地。
以前從地圖上看這世界的屋脊時,我從未想過這裡也能有如此寬廣的平原,綿延幾千里吧!
筆直向前的道路直通向地平線,每次在巴士上都在想,要能駕著越野車該有多好,有多快活就有多快活
下車尿尿時,走在這高原上時,身心開闊
有時周遭根本毫無人煙,前後無車,只有風聲,上次有這感覺是在塔塔加,浸淫在自然的環境裡
漫步,漫步,多清靜
這兒最多的便是這種感覺,靜謐
在珠峰山腳下時,從賓館走路到絨布寺時也是
這兒太高太高了,風大霧大很冷,天不亮因為霧太濃了,一切很靜,只有十來隻氂牛在附近走動,吃草,我走著,哇
#地形
平原
當然當然不是那麼的平,這兒平坦的地方遍佈著石頭,礫石填滿了一切,可能,可能從前兩旁山上的水,冰河帶下來的
有時候,在礫石上也有些土壤,但只有薄薄一層,約十幾到二十多公分厚,有土的地方便可長出青草
因此真實的情況應該是
草地跟礫石混雜出現,有些路段兩旁全是草原,整片綠色的,有時會有牛,羊出現,整群整群的,有時也會有幾幢土房子坐落
山
造山運動的歷史清晰可見,整齊劃一的沈積線條,或是扭曲到不可辨識的雜亂樣
表層有幾種:岩石,礫石,青草,高一點的還會被白雪覆蓋
常常,可以在山的平滑的表面上看到一條條深溝,似是巨龍的爪子狠狠地劃上了幾刀的感覺,深寬直彎不一
水
從前對上游的想像就是,急湍湧流,幾無平緩的地帶
沒想到在這我卻見到完完全全推翻我想像的畫面
有寬,有窄,有急也有緩,寬的地方應該也有個一公里寬吧,有些地方水面靜止到可以反射出兩旁山景的倒影
不過也當然,越往西邊走,湍急的部份是越來越多的。
#高原反應
啓程時心中忐忑不安,紅景天也說得先連續吃一個月才會有效,但我卻上飛機前兩天才開始吞
飛機剛下拉薩吸到戶外的空氣時頗緊張,想說到底自己的反應會是如何,但一直到出了機場上了巴士後都沒有特別的感覺
那是整個旅程的第二天,到達西藏的第一天,從拉薩搭乘巴士到西藏的第三大城,林芝,五百五十公里,十多個小時的車程
喔對,拉薩約三千六百公尺高,林芝地區是全西藏最低的地方,約兩千六百多公尺高
這第一天的適應最難的地方便在五千多公尺高的米拉山口,停了幾十分鐘給拍照,上廁所
那時真是頭暈暈,不是很知曉自己的情況,但就是腦袋漲漲的,走路不大穩,易喘,很容易喘,不能走太快,爬尤其是
拍照的時候只有一個念頭,趕快回車上
台灣領隊說,高原反應跟人的適應力最有關係,越快適應的症狀會越少,越短,大口深呼吸有助於適應速度的加快
運動,肺活量,其他甚麼甚麼的都是其次,適應力佔最大部份,同時,白天狀況可以,晚上睡覺時又是另一個情況,會加劇
真是天哪!
第一天適應期,坐車很累,頭漲漲痛痛的,唉可以說狀況真是很不好
心裡想的是不會接下來幾天都得這樣渡過,如此即使有在好的風景也是無心欣賞的。
每天的睡覺其實都是不大容易的,台灣領隊說大腦皮質會很活躍,無法輕易入眠,真的,晚上也都會再醒來
其他部份,我大概上西藏第二天就差不多了,沒什麼特別的狀況,我想這適應能力跟年紀應該是高度相關的,還有經歷
大部份的時候我們是在三千六到四千五左右的地方上上下下活動,一般情況還好,因為我們停留時間不長
但到了珠峰山腳下的時候就不一樣了,五千公尺高的地方得持續待一個晚上,直到隔天上午才離開
晚上的時候各人狀況一堆,嘔吐,失眠,頭痛全都有,司機還到車上吸氧氣去了
不過,一路上我們的藏族導遊倒是不停地讚揚我們,說台灣人跟新加坡人都很厲害,適應能力好,說可能是因為我們吃的東西的關係
#便所
這兒我最喜歡的便所(我敢說也是全團最喜歡的),按照藏族導遊的說法是:原生態。俗話叫做路邊尿尿。
一般的廁所在這是走極簡風格的,示意圖如下:
O|O|O
O:洞洞。大便小便用,下接斜坡或是更大的呈裝洞洞
|:土牆。蹲下時約達頭部的高度
如果是男生的話,旁邊可能會有一條水溝供尿尿用。
廁所通常要錢,一塊人民幣或以上(比較少見),也有免費的
差異在哪?不一定,要錢的可能比較乾淨,可能會提供洗手,喔,不過僅僅只是可能而已
一堆蒼蠅,濃濃的味道,沒有洗手,是最常見的組合
也難怪大家喜歡戶外的,通風良好景致美好,還可以自行揀個風水寶地,多愜意自在。
#城市,村落
西藏第一大城市是拉薩,第二大城市是日喀則,再來則是林芝,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集中在前藏(以拉薩為界,以東為前藏)
喔這裡的城市不大,真的不大,很多的商店看起來都是開給本地人買生活必須品的,逛街的地方,品項挺少
有的也只是幾處給觀光客買東西的大型市集,但開業的時間也不長,晚上九點左右便開始準備休息
在幾百公里的路途上,常可見到幾處村落,有些分布在路邊的比較大,約略有幾十幢房子
有些非常小型的,在山邊,水邊,十幢房子左右便成一小聚落,幾個小聚落可能也僅相聚幾百公尺
大部份的地方,可說是杳無人煙,僅有我們一車,與天地。
#國道,土路
三一八國道,四川到西藏,光看數字便挺嚇人的,台灣才到國道十
這兒的國道常常只是雙線道的薄油路,很簡單。
而且,一些地方是土路,用土做成的路,壓實,其實走起來是也不錯的,但似乎維護不易,常有坑洞,顛簸的厲害。
#擋路的車 (雙線道長路)
#布達拉宮
沒有想到自己能親自參觀這課本上熟悉不行的地點,近看似乎沒有那麼宏偉,但稍微遠點觀他,依然壯觀
這兒有嚴格限制的參觀時間,每個旅行社會被安排一個時段,從早上八點四十開始,一個小時
#巴士&管制站:自由
長時間的搭乘巴士是件令人沮喪的事情,因為在巴士上容易讓人昏沈入睡,同時,搭乘巴士也意味著團體行動
這就少了很多的自由
得按照時間走的行程,不能自在的想在哪裡停下便停下,也無法輕易的接近想接近的地方
噢,但這也是沒有選擇的
這地方受到政府的嚴格管控,不能讓人隨意行動,很多地方都需要審核證件,申請函等等之類的文件,甚至還會刁難
進入西藏,在西藏內各區活動,管制站處處皆是,唉,沒法度。
#標語
很多事情適可而止即可,太多太少都太極端,這兒的標語在這即為一例,太多了吧!
#青藏鐵路
硬體行,但軟體不行(其實中國很多地方皆如此)
比如說餐車的部份,這兒有些時候雖然非用餐時間是可以自由坐坐的,但他們準備餐點會利用這塊,我覺得這趕人的部份不夠溫和
總共十六節車廂,其中,一節為火車頭,一節餐車,兩節為軟臥(此即我所待),三節硬臥,餘為座位
內裝大致優良,舒適
窗外的景色很可觀,一望無盡的山脈,平原,永無止盡的輪番映像(試問:世上還有哪兒可以找上如此廣闊美觀的景致?)
Impressive, amazing, stunning, fantastic, marvelous, and “WOW!”
搖搖晃晃,搖搖晃晃,輕微的,有時候是不間斷的微震型,有時候是週期性的緩慢搖動,整體來說是很舒適的
晚上睡覺突然醒來時,也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在火車上睡覺呢!
進入夜間後,窗外很暗,幾乎沒有什麼光亮,有時候有些路燈,或是小小村落的燈,但其實大多是時候是很潔淨的暗的
火車上的便所是用吸的,聽說是類似飛機的(突然想到我好像沒有在飛機上使用過洗手間,大概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坐短程的吧!)
但到了晚上很多間都被堵塞了,可能是被人丟了東西進去,抑或流量太大(這點應該應該不大可能吧)
btw 我們跟一個外國人搭上,在下午茶的時間
他是個英國人,旅行次數頗多,去過南非,摩洛哥,印度,尼泊爾,上海,北京,四川等地
他這次在拉薩待了一個禮拜,對他來說是個有些失望的地方,自由自在的遊走,親近,是他很享受的事情,但在這兒非常受限
他對中國的未來感到很好奇,這樣一個衝擊的地方,一代一代的差距,政府強而有力的執行但嫌短視的想法
同時,這地方蓄積的能量也是相當可觀的,未來的時候會如何影響世界,她們的地方,有趣,有趣。
一個小時多吧,可能將近兩個小時,很多時候都是我們提問(尤其是我妹),他回答
無論如何搭訕別人是件有趣的事情,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
but anyway, that’s not important.
結果隔天早餐時又遇到了一次,幫他跟乘務員之間做了一下下翻譯弄好了他的早餐
小聊了一下,講到路旁的固沙,還有附近的電塔
最後他請我可以幫忙他找一下hosiery-tights在台灣的製造商,一個品質好有出貨給他在英國的客戶的廠商
#藏族導遊
朋毛次人,現年約二十七,八歲
他對藏區的瞭解是不容置喙的,每次他的講解都讓我有種感覺,他很盡力的想把所有他知道的交給大家,讓大家可以同他程度的認識藏區
他還帶我們吃了些道地的食物,真的很能感受到他想讓我們瞭解,知曉。
他說,他是很喜歡學習的,很把握每次機會,他也很喜歡鍛鍊身體
他也說,他想寫書,關於西藏的,雖然現在很多甚麼專家的都有寫,但照他說那都是你看他他看你而生出來的東西
他應該會想繼續念書,學習,可能也想要來臺灣
但藏人無法擁有護照,簽證,聽他講很無奈
#最後的晚餐:四川火鍋
#酒店
如果還有下次,我會:
#酒店
如果還有下次,我會: